6月11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广东珠海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PC证),标志着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正式迈入批生产阶段,是我国大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的关键里程碑。
据介绍,生产许可证的颁发,不仅是对AG600设计成熟性、生产体系可靠性的权威认证,更是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迈向高端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通过AG600的产业化实践,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国产大型民机自主配套的突破,培育了一支涵盖工艺工程、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今年以来,AG600研制全线各项任务密集开展。4月20日,获颁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完成总装下线,5月18日,批产首架机在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5月22日,在大兴安岭、长白山两地执行消防任务,开展示范运营。AG600研制全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取证即交付,交付即运营”。
仪式现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与吉林省应急管理厅、浙江省金华市、澳门通用航空暨飞行协会、中航国际签署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合作协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暨应急管理部航空应急救援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署航空应急救援技术合作协议。
颁证当日,与会嘉宾登上AG600批产阶段首架机进行参观考察,并在现场共话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实战应用、市场前景等内容深入探讨,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处置保障能力、创新应急救援实战模式、完善航空应急救援标准规制做出积极探索实践。
澳门通用航空暨飞行协会会长朱健恒表示,AG600完美契合了澳门及周边海域需求,特别是其强大的森林灭火及海上救援能力。期待它能提升区域应急响应效率,在关键时刻守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宝贵的海洋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空中力量支持。
“为响应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迫切需求,AG600此前已入驻长白山机场,开展靠前驻防作业,执行注水投水等一系列任务,正式承担起当地森林消防重任,并开展示范运营。”吉林省应急管理厅火灾防治指导处处长王华峰表示:“实战证明了AG600卓越的应急响应能力,也为后续吉林省秋防服务等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